今日新闻:本周三,A股以涨为主,多数人气股波动收敛,方向感不是很强。截至收盘,上证综指微跌0.03%至3445.55点,主因是银行、保险、证券股、“两桶油”、钢铁等权重股弱,沪市上涨个股多于下跌个股。其余股指上涨,深综指涨0.99%,创业板综指涨1.04%,科创50指数涨1.04%。北上资金勉强保持净流入态势,微幅流入1.65亿元。
虽然银行等权重股下跌,但是也有个股走强,主要集中在“抱团股”,如泸州老窖(219.900, 9.85, 4.69%)、茅台、五粮液(271.200, 6.89,2.61%)、中免、牧原、三一重工(36.470, 0.14, 0.39%)、宁德时代(335.220, 2.22, 0.67%)等。在外资持续流入及部分内资低接的共同作用下,最近几天“抱团股”的杀跌已慢慢扭转,甚至个别相对较强的“抱团股”已有“小双底”锥形,只差一根突破性阳线。
今年春节后“抱团股”的杀跌已显著抬升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,资金大量流入涨幅落后的金融、地产、基建、周期等品种,这样的操作多少带有避险特征,并不一定是这些资金特别偏好滞涨品种。当内地资金大抛核心资产时,北上资金却呈现出持续净流入状态,如果内地公募等机构继续大量抛售,那么未来其在核心资产方面的定价权显然会弱化。挤泡沫没错,可若挤出了这种后果,可能就有些后遗症,让人感到不太对劲。
外资的资金成本通常远低于内资,故外资能容忍稍高的估值,久而久之就造成核心资产股权流失。历史常重复,这样的教训在韩国等市场曾发生过。如果它们当时的金融主管部门因无先例可循而未及时意识到这点,那么现在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一定能预先看到,因此从现在起投资者可对核心资产或“抱团股”转向乐观,至少已不适合看得过空。